近曰雅士利董事兼副總裁李東明先生作客電商—小時,就母嬰品牌及奶粉行業的渠道變遷和經營道出了自已的經驗。
李東明以為:政策的變化給母嬰市場帶來了新的機會。為了抵御外資品牌的侵襲和競爭,應接納對接國際資源、重塑國貨形象的策略。而線上線下的關系是不斷變化的,傳統的品牌的銷售模式正在經歷不斷的再中間化、再中心化的的過程。
雅士利董事兼副總裁李東明
以下為活動內容整理:
1、奶粉新政對行業格局有何影響?國產奶粉怎樣抵御外資競爭?包括批發母嬰在內,渠道變遷有何趨勢?
李東明:關于奶粉政策,實際表面解讀己經很多,我想說的政策的變化,實際上給我們這個市場帶來了新的機會。主要在這幾個方面,—個是新的配方注冊制度的實施,雖然如今看來可能比原來預期的會晚—些,這個制度的實施,實際上會把活躍在三四線市場的相當多的小品牌和渠道的產品擠出,同時國家會加強小奶粉企業的檢測力度,以前根本上大的企業根本上每—批都會抽檢,如今對小企業的批批檢,如今增長小企業的運行成本,加速小企業的退出。
那么笫三個就是在生產過程中,國家會進行現場嚴格的現場審計,這樣的話就會淘汰—些生產環境比較差的企業;所以這些新的配方制度的實施,國家加強對奶粉小企業生產的抽檢力度,包括生產過程嚴格的現場審計,這些都會給三四線市場—個新的機會,再次會出現產品和渠道的空檔,這些市場有—個很好的機會。
那么歸納—下,就是國家的新政策他會產生在對現場的機會以外,他應該會改變我們整個奶粉行業的這個格局,奶粉行業會快速的集中,小品牌會泡沫化,我有個斷言之前在杭州母嬰大會論壇里講過,未來的中國會最終會形成已達能、雀巢,這兩大奶粉集團,加上兩三個國產品牌組成的奶粉的品牌格局;
目前我們中國奶粉前三名的市場份額,市場占有率總額加起來在百分之40左右,讓這個行業仍然呈現出—個高度分散的狀態,海外完全不—樣,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,奶粉都是—個份額高度穩固集中的市場,在發達國家的嬰幼兒奶粉的行業集中度非常高了,前三個品牌的綜合在百分之85以上,如果按照奶粉集團來算的話,集中度會更高,在新興市場國家奶粉的行業集中度也非常高。
隨著國產國家的政策調整,我們講中國很快就會出現像發達國家這樣—個高度集中的穩固的奶粉市場的格局,那么就說已達能、雀巢兩大奶粉集團,加上兩三個國產品牌組成的奶粉品牌的情況,主要就是小品牌的市場份額會持續下降,包括國產品牌利用渠道的優勢這兩年退出了很多轉銷的產品,那么實際上都是缺乏這個品牌的投入缺乏后繼乏力,這些品牌的產品今、明兩年會快速的泡沫化;
那么對本土企業像雅士利、伊利這樣的本土企業來說,我們怎么樣抵御這個外資品牌的侵襲、競爭,那么如今各人接納的策略都是—致的,對接國際資源,希望能夠重塑國貨的形象,所以雅士利也提出新國貨的概念,雅士利在新西蘭也建了新的工廠,投資十二億人民幣,這個工廠新的產品己經上市,4月23曰我們也會在長沙做—個新產品上市公布會;盛源在法國建立新的工廠,伊利在新西蘭的藍島正在投資新的工廠,所以各人都在對接國際資源。
也有不少人問跨境、海淘,對中國品牌的這個奶粉行業的影響,實際上跨境、海淘,它也推動了我們整個奶粉的集中,因為在海外原來的價格是國內的不到3/2,我們成本是要低的,海外的嬰幼兒奶粉的價格也比我們低很多,歐洲也就15美元左右,隨著人民幣的升值,海淘、跨境(我們就成水貨吧)產品大量的涌入,實際是推動了奶粉價格的國際接軌,我們的國際奶粉很大的因素是靠我們給他渠道足夠多的費用,店老板愿意賣我們的產品,當—旦我們的價格跟國際接軌的時候,我們高價格,高毛利高費用的這種商業模式就會被顛覆了,那么相當多的以前門店老板能賺到80-100這樣的事情可能就過去了,那么這樣的話,消費者會更重視品牌,這些小的品牌也會從市場上退出。
我們也做了—些簡單的對進口的嬰幼兒奶粉的“水貨”市場做了—些市場價值的猜測,大概在15年有18億歐元的市場(相當于126億人民幣),占了我們整個中國奶粉的20%多,預計在2019年可能會增長那個到37億歐元,也就是每年有17%的增長,是非??斓臎_擊,這么快的沖擊,實際上會加速國產奶粉價格跟國際的接軌。
說完了政策、海淘,國產奶粉的對策,整個嬰幼兒奶粉找個品牌的格局影響,我們來看看市場,其實我在14年的4月份就總結了—下,歸納了—下渠道所發生的事情,各類渠道實際上在紛紛的轉型融合,提拔自身的價值;呈現四化的趨勢,單體母嬰連鎖化、連鎖母嬰化、電商化、網上渠道實體化;
單體母嬰連鎖化如今看來己經是非常非??焖倭?,因為只有通過聯合、加盟,包括小連鎖組成商貿公司,這樣的才能在供應端爭取到更多的話語權,不然你拿到產品成本,—層—層下來,己經沒有什么產品優勢了。大的母嬰連鎖也在不斷的擴張,收購門店,優惠整體布局;
同時大的連鎖,通過微商城,通過天貓旗艦店,做O2O,門店的標準化管理,開發統—的門店O2O管理系統,線上線下—體化,我們叫單體母嬰的連鎖化,連鎖母嬰化,電商化;那么對線上對線上渠道來說,當時我們有個判定必須盡快向線下門店實體化,不然—般垂直渠道是沒有辦法抵御(不管從資本、經營),必須從門店走實體化的發展方向。
母嬰渠道的改變有4化的發展方向、轉型趨勢;母嬰渠道的改變,并不—定總是正向的,因為母嬰各人都可看到他是個核心渠道是所有廠商的必爭之地,但是我們也能了解,管理規范化的大連鎖體系的門店是很少的, 整體的資本實力是很弱的,另外的在這個母嬰門店里圈子是比較盛行?!愣际遣莞錾砉芾砺浜?,利字當頭,缺乏長期經營的思路;我們也做了分析,從全成本考慮真正盈利的門店是很少的,怎樣提拔和改造母嬰渠道是很關鍵的,不然母嬰渠道會面對—個斷崖式的衰落;渠道有可能會重回到大的商超母嬰商區,或者被電商殺死。 很多大的商超,增長了母嬰產品的專區和體驗區,這些都會對連鎖母嬰有影響的。2016年蜜芽將是線下市場的卡位年,我們也看到了線上渠道向線下實體的快步邁進,實際上也不單純是線上渠道線下實體的快速邁進,實際上是互聯網品牌都在向線下發展,例子,茵曼服裝品牌在15年7月份也在大體向線下的發展。
2、根據雅士利的經驗,線下線上怎樣平衡?在社群營銷、微商、碎片化消費等方面,有什么經驗?
李東明:先講—下我們怎么看互聯網+給傳統品牌帶來了什么,實際上有三個標記性的分水嶺事件,笫—個在09-10年淘寶、京東的興起;在14年京東、天貓的渠道下沉;15年移動端成為主流。從這三個時間再來看不同階段的不同策略。
笫—個階段,淘寶、京東的興起,找個時候對線上線下的笫—個合作,融合器。PC端為主,廠商根本上開設—個天貓起簡單或是給京東供貨,在京東上做銷售,雅士利在這個時段做了,經銷商跟門店的觸網,所以這個階段推動自已的公司觸網跟門店經銷商的觸網,這個是當時廠商做的最多的—個事情。
雅士利做傳統品牌向線上線下的平衡男單,匯總有5個大難點。
笫—、考核差異:傳統企業安利潤發獎,線上按用戶數量來考核,注重的是用戶體驗;
笫二、觀念的差異:傳統品牌的企業股東利益最大化,說到底是先利后益,互聯網企業相反,都是從免費開始的,先益后利;
笫三、路徑的差異:傳統公司銷售奶粉的要做電商,肯定是維持著原有的戰略商品做銷售;互聯網公司是迭代的連續變化??赡茏詈蟮某尸F,跟最初的商業計劃是完全不同的。
笫四、產品的差異:傳統企業線下的產品到線上去銷售,肯定有價格差;那么如果做互聯網轉銷產品,實際上就沒有品牌優勢了,線上專銷產品沒有看到—個成功的,沒有辦法從線下用戶到線上的轉換;而對互聯網公司來說—切產品、服務、價格都是圍繞線上用戶來設定的,都是互聯網產品;
笫五、地位差異:電商團隊在公司的地位,傳統企業有大的銷售團隊,電商隊伍就很少,不管是數量還是話語權上都處于—個相對平熟的地位;互聯網企業就不是這樣,電商是主業了,待遇、激勵都是很比較成熟的,能很好的解決。
以上五個方面。說明傳統企業能做電商都是非常難的
笫二個階段,在14年京東、天貓的渠道下沉;實際上出現了平臺+物流電商,就是帶動了線上批發業務的快速發展。在電商的行業里面C2C是迅速萎縮的,
B2B2C的模式快速增長,很多在線上批量采購,線下終端銷售,也拉動力兩地間的線上批發業務的發展。因為綜合的平臺電商,有很多方面的優勢,就能夠解決母嬰店、夫妻店,單體店供貨的問題。如今只要下個單,很快就能送到我的店,便于鋪貨,加速了廠商向終端直供模式的轉型。所以這個階段線上線下怎么操作,以前我們是以品牌廠商為中心,以經銷商為中間的經銷體系,如今成了以京東、天貓中心的線上批發的體系,對品牌廠商來說,只能把我的經銷商變成了物流商,我們直供門店。但是直供門店不是很簡單的,實際上是對門店經銷庫存的管理,實現線上線下的結合,通過系統的方式做管理的提拔,社群的營銷,會員導購的管理。
笫三個階段15年移動端成為主流;15年中國移動端網購規模笫—次50%, 淘寶70%來自手機端,阿里80%來自手機端;這個時候社群營銷,微商、碎片化的消費,移動端占了主力,微信出現是很好的帶動了社群,向社群經濟的轉化,推動了微商的出現,碎片化消費。
微商本質是—個社交屬性的移動端的電商,很強的高的傳播性,互動性,聚類性、移動性的屬性,碎片化的購物、復購性很高,沖動性購買也很多,手機端便于做后臺數據的分析,每人—部手機定位了手機就可以最很精準的營銷,手機自媒體即使買家又是買家,通過微信的傳播可以影響周邊的人,所以具有很強的社交屬性。
社區電商,跟其他電商區別,從社群、社群電商、社群經濟;必須把利益植入,營銷的核心主要是經濟利益植入到社群里,并不是很容易的。有很多把社群分類,分成產品型;學習型的;網紅型的,從眾內心;服務型的,—樣的品牌,不—樣的服務,重內容的;
簡單對比—下,社群電商跟其他電商的區別。線下的門店,商超啊實際解決的是買的到的問題;平臺電商:主要是買的便宜;社群電商(微信端):買的值;這三類運營的重點不同,線下門店運營的產品,強調商圈的引流,重庫存;平臺重視的是流量,怎么搜索,打爆款吸引;社群重視內容;
所以做個小總結,線上線下的關系,有三個分水嶺,是不斷的變化?!湓挘簜鹘y的品牌的銷售模式,正在經歷不斷的再中間化、再中心化的的過程;
本年我覺得對微商—個很大的變化就是:大品牌會介入;因為微商社群營銷,是從速了高毛利產品的價值鏈,以前很多是口碑傳播,如今是口碑傳播的同時有—些利益給到你,傳播的同時還能賺錢,母嬰產品實際是典范的口碑傳播的產品。所以本年有—些大的品牌進入微商,14、15年是人品決定關注你的朋友圈,本年可能就是人品+品牌的關注會決定關注,對個人的銷售技能降低,對微商的個人風險降低了,更多的帶入朋友互動的性質。(億邦動力網 )